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人物:进城务工者王华兵 芝麻汤圆里,生活像芝麻一样节节高

■融媒体记者 王舒 通讯员 丁曙明

今年元宵节是王华兵住进共有产权房的第一个元宵节,他为全家提前准备了芝麻汤圆,寓意生活像芝麻一样节节高。“在城里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居住条件这么好,放在以前,是我和妻子想都不敢想的!”王华兵说。

王华兵的新家位于淮海青年城,96平米,三室一厅。王华兵的老家在淮安区博里,起初他在苏南打工,2012年回淮安工作,因为收入不高,加之母亲和妻子身体不好,所以一直没有条件买房。“我和妻子带着孩子租房住,一个月房租500元钱,房子只有五六十平米。”王华兵说,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和妻子特别想买房,但一想到积攒多年仅有的10万多元钱,买房就变成遥不可及的奢望。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告诉他,在淮安可以申请共有产权房,这才让奢望变成了现实。

2016年5月,王华兵来到市房产大厦询问共有产权房申请政策。“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在了解情况后告诉我,因为我老家在农村,我名下又没有住房,所以符合外来务工人员的申请资格,让我回家准备材料。”王华兵说,提交材料后,仅过了一个多月,他就收到了通知。“我家一共4口人,按照每人24平米的标准,可申请96平米以内的共有产权房,我顺利申请到了总房款4成的政府无息补贴。这个政策的好处还在于住房并不限定在某个小区,我可以根据情况自主挑选。”最终,王华兵选择了离公司较近的淮海青年城,“总房款37万元,政府补贴14万余元,我从银行贷款10万元,自己实际只掏了12万元。如果没有共有产权房政策,我根本没有条件买房,就算到现在,可能还买

不起。”王华兵说。

像王华兵这样,因共有产权房政策获益的市民还有很多。从2007年推出共有产权房政策至今,我市共向9703户家庭供应了共有产权房,其中市本级2915户。

2014年被确定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后,我市推出了政府货币助购政策,即共有产权房申请者的购房对象不再限制于特定的某个小区,而是可以在自己中意的小区购买,政府则根据申请者的购房支出给予保障面积内40%的货币补贴。“现在市区所有在售楼盘,你看中哪个,哪个就可以作为共有产权房卖给你!”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余剑波表示,共有产权房扩容,方便了市民就近上学、工作,还能让存量普通商品房更快地去库存。

近年来,我市共有产权房还有一大政策突破——可以贷款。虽然政府与困难家庭按4:6的产权共同出资买房,但很多困难家庭仍掏不出六成房款。为此,我市与相关银行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订协议,以政府住房保障实施机构担保和兜底等方式,让银行敢向困难户放贷,难题得以破解。截至目前,我市仅主城区就有72户困难家庭通过政府担保获得银行贷款,成功申购共有产权房。

我市不断优化共有产权房的人性化操作,让更多老百姓从“有房住”到“有住房”。如优惠期限,起初规定5年内申购人可按原价无息买回政府那部分产权,现在5年变成了8年,这意味着申购人将享受更长的免息期。又如准入门槛突破了原来的“三个限制”,对申请的城市无房家庭的收入不再作限制;对申请的新就业人员的婚姻状况不再作限制;对具有本市户籍进入市区务工的人员申请,其户籍所在县城住房状况不再作限制。“三个限制”的放开,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花更少的钱解决住房难题。小康路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共有产权房“淮安模式”住上新房、搬进新家。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