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群雁展翅头雁领

■融媒体记者 姜采蓝 杜勇清

通 讯 员 魏忠明 孙士奎

出生于1989年的李明不简单。2012年大学毕业至今,他已在三个村当过大学生村官。尤其是2016年出任盱眙县马坝镇塘坝村党总支书记后,此前连续多年村集体经济“交白卷”、科学发展目标考评在全镇垫底的塘坝村,仅用1年时间就甩掉了市定经济薄弱村的“穷帽子”,还夺得全镇目标考评一等奖。

去年9月,在第十八届全国“村长”论坛大学生村官交流会上,李明荣膺“全国大学生村官十佳村民贴心人”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党总支书记。

自画草图,为村修桥铺路

2016年2月,李明初到塘坝。当时,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到村民家走访,大家最关心的是:村里啥时候能修一条像样的水泥路?

修路,钱从哪出?起初,李明的想法很简单:“各家各户一起出资,小溪汇成河。”出乎意料的是,村民们对眼前这个年轻后生究竟能不能办成事还心存疑虑,集资修路的事不了了之。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随后的日子里,李明没闲着,跑镇里、上县城,查阅相关文件,咨询修路政策。得知县里正在实施乡村道路奖补工程,李明喜出望外,迅速回村准备材料,来回往返了17趟,终于为塘坝村争取到20余万元修路扶持资金。

为节省开支,李明自己动手,前后累计绘制道路设计图纸63张,供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会商讨论。三个月后,一条长约1500米的水泥路呈现在塘坝村人面前,村民们个个对李明竖起了大拇指。

修完路,李明又采取个个击破的办法,把全村“缺胳膊少腿”的农桥、涵洞、灌溉设施,全部修建完工。由他挂帅的塘坝村绿化工作被评为全县“示范”,成为盱眙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带头入股,帮民脱贫致富

架桥铺路,李明不含糊;带民致富,李明有招数——利用塘坝村毗邻省道的区位优势,在村里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搞土地流转,走“生猪养殖+果蔬种植”的路子。

然而,部分村民依然心存顾虑:“李书记自己在塘坝没有地,光让我们进合作社,万一赔了呢?”对此,李明二话不说,率先拿出15万元投入到合作社,作为启动资金。

。有了李明的带动,塘坝村土地流转进展顺利,2800亩土地用时一个月全部流转到位。李明又从邻村请来种植大户,投资300万元建成现代果蔬种植园。参与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也可以到种植园务工拿薪金,年底还能从合作社按比例分红。

“自己不用种地,还一下子有了三份收入,李书记这一招管用。”村民刘伟勤高兴地说,经过两年多“摸石头过河”,塘坝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已从两年前的81户减少到了5户。

去年底,塘坝村拿出20亩地,招引外地客商投资120万元打造现代生猪养殖园。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创设指数,打造先锋支部

盱眙是江苏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从2017年3月起,该县在塘坝村首推积分制,探索信用积分式村民自治新路径,并于去年6月拓展至全县255个村居。其创新做法被全省推广,国务院办公厅为此专门来函约稿“取经”。

上述经验成果,塘坝是发源地。老党员赵社华认为,李明功不可没。“从试点之初制定信用积分式村规民约、评价指数,到每项指数的积分奖励,都是李书记琢磨出来的金点子。”公约涉及村事共建、卫生共护等六大项29条,每条对应不同分值,每户每年都有个基准分,履没履约、加分减分,由党群议事会裁定,记入每家积分账户,按季公布上墙。

“这招狠,”村民邱怀民说,“谁都要面子,得分少了脸上挂不住。”得了积分有啥用?村里建了积分兑换超市,1分等同于1元钱,可兑换实物,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日常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塘坝村集体为此每年拿出两万元用作保障资金。

“这钱花得对,”村民刘维群说,“张承华兑了个电烧水壶,左邻右舍个个眼红,暗地里攒劲,都想为村里多卖力气当‘冠军’,连经常乱倒垃圾的‘老九子’,现在也上了规矩,村里还首次拿到了市级文明村、省级无诉村居的牌匾。”

在此基础上,李明从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出发,针对全村党员推出“先锋指数”考核,激励党员当“火车头”。老党员赵社华为此主动“请战”,化解了村集体85亩撂荒低洼地闹了多年的权属纠纷。村民刘永章、王道祥不甘落后,义务帮忙20多天,做61户村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工作。

眼下,李明已离开塘坝村,在桂五镇综治办有了新的岗位。他表示,无论在哪里,在何种岗位,自己都将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群雁展翅头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