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体记者 杜勇清
通 讯 员 冯攀峰
陈柱生发现自己颇具经营头脑,源于30多年前的一次角色转变。
彼时,陈柱生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淮阴农校当老师,每天除了与“三尺讲台”为伴,还兼任学校教职工团委书记,利用闲暇时间,把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搞得风生水起。恰巧学校有个供学生实习的畜牧场,因为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校领导觉得陈柱生“点子多”,派他去“救急”做场长。
那是1987年,陈柱生年仅25岁。“陈场长”到任后,短短一年时间,畜牧场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当年净赚利润3万元。“教师教书育人,是个神圣的职业,没想到,我一个‘教书匠’,在‘讲台’的方寸天地之外,居然也能干出一点名堂,成就不一样的精彩。”这段极具挑战性的经历,让陈柱生心潮澎湃。
激动的心,燃烧的是激情。1995年,被誉为“全球农业综合企业领导者”的美国康地谷物公司进军中国饲料市场,面向中国大陆地区招聘营销人员。陈柱生毫不犹疑地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毛遂自荐加入康地饲料(中国)集团,负责该集团苏北市场的产品营销业务。出人意料的是,跑销售的陈柱生再次创造了奇迹,入职当年就夺得了整个集团的“销售冠军”,产品销售业绩占集团总销售业绩的八分之一,个人月均收入超过2万元。
1997年,陈柱生“忍痛割爱”,从淮阴农校辞去教师工作。两年后,已小有积蓄的陈柱生结束了东奔西跑搞销售的日子,回到淮安与本地企业合作,创办饲料公司,随后又自立门户,在饲料生产、贸易等行业“开疆拓土”,阵地从淮安延伸到宿迁、北京等多个城市。
“到北京创办贸易公司,主要目的是到大都市去‘充电’,向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高手‘拜师学艺’。”陈柱生说,经过在北京的三年“修炼”,自己不仅对企业管理有了新的领悟,还积攒下了诸多商界资源。得益于此,2011年,通过靠大靠强,陈柱生成功将总部远在深圳的饲料行业“巨无霸”——澳华集团引入淮安,发起创办了该集团在长江以北地区的首家子公司澳华农牧。“公司2013年7月投产,2014年销售突破亿元大关,2016年达到2亿元。”陈柱生自豪地说,在此期间,他还带领公司管理层,相继在泰州、南京等地组建了多家澳华农牧子公司。
截至目前,澳华农牧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1亿元,去年销售额达2.6亿元。“今年,我们计划在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园拿下70亩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把澳华集团动物保健品项目引入淮安,使淮安澳华农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陈柱生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