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第二,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定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5年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第三,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他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四,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第五,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村改革议题,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第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第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吉林调研时指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调整完善。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要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八,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实现乡村振兴新目标。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