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孔 雪
通 讯 员 王 磊
本报讯 网上建议263篇、纸质建议50篇、短信建议17篇、手机和微信建议15篇……2018年,我市开展“筑梦淮安、崛起江淮”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征集到的345条“金点子”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其中,王金波《关于精准扶贫必须精准的建议》、狄艳《关于以里运河文化长廊为依托深化运河文化传播的建议》等一批优秀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作出了具体批示,相关部门也参照建议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将人民建议征集视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了解淮安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我市每年都开展不同主题的建议征集活动,既能知晓淮安群众对既定政策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也能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调整完善政策,改进推动工作,达到“双赢”促和谐的良好效果。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以来,征集到的人民建议数量逐年增加,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越来越广。为切实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办理工作,我市于2017年出台了《淮安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办理方法和工作要求,要求各级信访部门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谋划、统筹安排。
据了解,我市推行评奖制度,以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评判标准,对已实现成果转化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建议,依据有关规定实施奖励。同时,我市还着力把人民建议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完善覆盖乡镇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织健全、运转有效”的基层工作体系,夯实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基层基础。
除此之外,我市还建立特邀建议人制度,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充实壮大建议人队伍,并开展特邀建议人业务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帮助其提升建言献策能力,充分调动其献计献策积极性。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征集到的每一条人民建议都在阳光信访系统中进行登记、转送和交办,明确办理责任、办理时限和办理要求,实行在线化转办、实时化管理、数据化存档,整个办理过程有痕可查、有迹可寻,确保每条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目前,2019年“追梦淮安——我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建一言”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已经启动。我市将进一步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继续提高人民建议质量,推动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更深入开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淮安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