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甜甜
本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正是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发力点所在。这次决定由我亲自公开送达,主要是为了彰显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让行政机关出台切实可行的督查措施,回应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热切期待。”4月份,在检察建议公开送达仪式上,涟水县院检察长刘庆国郑重声明。
原来自“9.29”河北特大注射违禁药物制售有害注水猪肉案关联案件,即朱兴勇等27人特大危害食品安全案发生后,原涟水县农业委员会(2019年3月份机构改革后并入县农业农村局)未对涉案企业采取任何行政处罚措施、怠于履职,本院针对该情况多次专题研讨,为了确保检察建议落地生根最终决定由检察长牵头制发,并亲自公开送达。
“本次检察建议送达方式新颖,别开生面,举行专门的送达仪式,检察长亲自宣读建议书,并邀请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既庄重又具有教育意义,给我们行政机关领导上了生动的一课,既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履职的漏洞和不足,又汲取了食品领域公益诉讼的知识。”会后原县农业委员会负责人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这个案件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们密切关注案件动向,适时提前介入,及时引导侦查,对刑事证据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我们还主动深入案发现场,拍照固定企业生产证据、调查相关证人、调取涉案财务资料等,在查证县农业委员会怠于履职等情况后,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多次与县农业农村局(改革后)沟通交流,交换意见,获得县农业农村局的认可。”该院专职委员,民行科分管检察长陶书祥仔细汇报了案件办理的流程。
“原县农业委员会当场承诺,当面制定措施,相当给力,这四项措施可谓是及时雨,也是接力棒,无论是罚款、停业整顿等强制措施,还是强化监管,启用省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又或是多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执法,以案释法,自律自省,都是行政机关弥合执法不足,让执法回归原位,护航百姓对食品安全美好向往的良策,也是双赢多赢共赢的利器。”
与会人大代表对本次公开送达方式予以高度肯定和支持,他表示通过此次公开送达仪式,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十足的底气和自信,当然也源于他们对百姓食品安全的关切,对社会公益的精准发力,更源于公正严格执法的坚守和传承,为公益检察点赞。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