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黄集街道建设 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 张自生 郭兆勇

本报讯 近日,洪泽区黄集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结合基层实际,在全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分级组建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在全街道逐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三级建设单元,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结合实际,探索有效方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确保文明实践活动有人组织、扎实开展。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研究制定全街道文明实践工作规划和方案,对组织体系、活动内容、培训教材、人员队伍、活动项目等作出具体安排和组织实施。结合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际需要,运用本地资源优势,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整合各类资源,组建志愿队伍。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阵地。运用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服务中心、应急广播体系等,建立理论宣讲平合;运用九年制学校、社区教育中心、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等,建立教育服务平台;运用基层业余文艺团体、图书馆、文广站、农家书屋等,建立文化服务平台;运用科技示范基地、科技信息站、科普大篷车、科普活动室等,建立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运用公共卫生、体育服务机构、健身活动场地等,建立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平台。向社会各个层面招募志愿者,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建设。充分激活志愿服务力量,有效提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化程度。

积极开展活动,务求实践成效。根据各类基层阵地的承载能力、活动形式、功能设置、使用情况等,依托“志愿江苏”等平合,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群众痛点,精准对接群众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采取文明实践所、站、点制定“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工作模式,常态化、项目化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采取开设讲堂、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上门拜访等形式,广泛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入百姓心脑中。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卫生健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做到宣传教育与引导践行相结合、理论宣讲与技能传授相结合,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让人们在活动参与中体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