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一座房子与一生 ——乡村孤儿院之七

 

  □ 苏宁

  六月的乡下,麦黄秧青,所有的植物都在成长、灌浆。这是一个四季不甚分明的地域,然而,六月的景象却是突出的,一眼看得出时令样子。车行在乡间公路上,四处是万物生发的气味。土地汩汩地冒着热气和一场雨后的湿气,这气息均匀调和,使一切生长都有了温暖的胚床。这土地四散而起的初夏的气息,有如大地的子宫已被孕满胚芽。

  因为我们的到来,镇上的主要领导也来迎候。停好车,搬下物品,主宾一起站在这一堆花花绿绿的物品前照相。然后,那些老人、孩子,会独立走的,还只能被抱在怀里的孩子也陆续来到院中。我伸手提过一只书包,这书包手感硬,而且重,不柔软,平常里,是粗心父亲的手笔。不知,可否对于一个孩子有些不适。这些粗而硬的制品,能推进卖场,已先有过。比之更先的,是在制作过程已放弃了对使用者的诚意关照。

  几本连环画册,也一并摆到桌上,我翻了翻,也并不是好看的绘本。简单,质地也很糙。出版品相也是十分可疑。

  我抱住一个有五六岁大的孩子,把画册放在他的手上,亲他的小脸,他已经会说话了。可他仍是内向、不开朗的闷闷地低着头。他又重,又在我手臂里挣,我刚抱起来,就被他挣脱了。他低着头,丢了画册,用一只手掐着自己另一只手的手指头玩。掐得那么重,像掐着别的人的手。

  这是一个明年就要上小学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能到上学年纪,就会省很多护工阿姨的心了。会懂事,学校的集体生活也将给他历练。然而,这些孩子,他们的眼神,也许一生都带着童年的孤独和恐慌。这个眼神,可能是多少时间,都修复不掉并能治愈的。

  在孤儿院完成小学、中学教育,然后他们都去了哪里?管档案的人不在。我请一位老护工回忆。她说二三十年间,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弃婴,身体也无缺陷,但读完高中,又读了职业学校。有了工作,走上社会,听说也正常地结婚,生子。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然而,他以后的人生到底如何,在哪工作,在哪成家,这里的看护阿姨很多也只是临时工,来来往往,替替换换,也不大记得他了。

  看来,这一个在这长大的孩子,他从这出去,但也并没有将这当成家,如果是家,他总会常常的,回来看一看的。可是,这位护工阿姨斩钉截铁地说:我在这十年了,我从没有见这样一个孩子回来过。每天什么人来,她都记得。

  一个穿着朴素干净的护工兼出纳,是这孤儿院最早成立时的见证者。她说,这孤儿院有了快三十年了。她是有孤儿院那会就来工作的。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那时,她还没结婚。现在,她都是外奶奶了。此地人谓外婆为外奶奶,想必,她结婚生的是个女儿。

  她心里一直欢喜于这份孤儿院的工作:那时,能在这工作,对象都是挑着找的。因为我不用干田里的其他事了,全是干净的活。

  我关心那些被送到这没死掉,活下来的孤儿的命运。比如,他们最大的多大了,他们成年后都做了什么。是否,大多,因为自身的疾患,早早死去,或成年后也不能独立生活,一生都住这个院子里。

  她说:最好的命运,当然是遇到个能真心疼她的爸妈了。

  我:被收养?

  她:是。可哪有那么合适的人家遇到。以前,有一个家庭,结婚十几年没有小孩。符合领养条件,天天跑来想领养一个宝宝。正好有一个弃婴,女小孩,才不到一岁。也欢天喜地领去。可不到两年,只是不知男方还是女方家亲戚超生了一个,他们就过继了这有血源的,把领养的送回。要是自己生了呢,更不知如何。这孩子后来又被一个人家领养去。孩子不是物品,可以随便换着人家给呀。而且,只有没有小孩的家庭,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家庭,夫妻俩年纪符合的家庭才可以领养到。如果自己有小孩子,就不可以收养。所以,有孩子的家庭想收养一个孩子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就是前面说的情况,他们自己没有生育。还有重要的一条,能被顺利领养走的,皆是身体健康的弃婴,对于一些重症病残幼儿,这一座房子,真的就是他们的一生,——如果,他们能健康地活下去。

  她停了停:有心的,比较起来,在我见过的人里,我认为是国处的一些人。有一对国外的夫妇,哪个国家我记不清了。在这里领养过两个孩子,都是病患儿,一个兔唇女孩,一个手臂功能天生有障碍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前后隔了三四年时间被这一家领养。他说,之所以,领养过一个中国女孩,又领养一个,只是,想让她们互相有个伴。

  后来在档案室里,我有幸看到这一个收养了两个残疾中国女孩的家庭合影,两个女孩的笑容阳光甜蜜。这对爸爸妈妈会每年寄贺卡来替女孩报平安,还带女孩和这里带过她们的阿姨用视频讲话。

  那个晚上,我打开电脑,看我们的《收养法》。这一部我陌生而又向往一读的法律。它的制定真的是如此完美,如此冷静:必须没有亲生子女;必须超过35岁,必须是夫妇双方共同意愿。必须健康,必须有正常经济来源。

  这些字句,和一个渴望爱和家庭的孤儿之间,隔的是万水千山。

  在写如上这些文字期间,看到一则消息,觉得有意味。补记这里:2014年的12月18日,一对美国夫妇领养的中国女孩艾米丽·奥尔森,年仅13岁,便以开枪爆头自尽的方式结束豆蔻年华,她的葬礼将于19日在当地教堂举行。她的养父母认为,女儿自杀是因不堪同学长期霸凌和种族歧视。艾米丽出生于中国,9个月大时,被美国爸爸妈妈领养,和这对夫妇一起住在俄亥俄州的费尔菲尔德镇。艾米丽已读中学,成绩优异,自杀前没留下任何文字信息。

  这个女孩,来自于中国哪一所福利院。因何被弃,没有介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