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振举
今年3月5日,是一代伟人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这让我想起家中相册里珍藏着的一幅26年前的照片,这是我与恩师天衡公及师母的合影照。这虽然是一张普通的师生合影照,对于我来说却意义非凡,这是在周恩来纪念馆在江苏淮安正式开馆的时候留下的。
记得那是1992年5月,时值仲春,广袤的苏北平原暖风轻拂,繁花遍野,注定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春天。
就在这惠风和畅的美好春季里,经中共中央批准,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纪念馆在其故乡——江苏淮安正式开馆。一时少长咸集,嘉宾如云,可谓盛况空前。是时,正担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的当代书画篆刻家韩天衡受邀请携夫人来到了淮安,拜谒瞻仰新落成的由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周恩来纪念馆。
韩天衡先生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怀有深厚的景仰与爱戴之情,在纪念馆面向全国征集名家字画之初,先生即饱蘸浓墨,用其如椽之笔深情写下了诗句:“百年寿,千秋光,永不朽,华夏之民仰首望。”如今,韩先生的这幅手迹被勒碑镌刻在周恩来纪念馆书法碑园,供人们参观。其时,韩天衡学先生还随身拿出一方自己珍藏多年的、周恩来在1946年寓居上海思南路107号周公馆时曾使用过的砚台,并向陪同的地方领导及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讲述了这方砚台背后的故事。
正是韩天衡先生的这次淮安行,我才有幸拜识了自己心中一直崇敬的艺术家。其间,我拿出自己的书法习作请教韩先生。先生对我十分和蔼慈祥,悉心指点,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融洽的氛围,对后学的关爱,促使我斗胆向韩先生提出拜其为师的想法。韩先生欣然应允。我想向先生与师母行拜师礼,却被老师一把扶起,并和颜悦色地对我说:“现在是新时代了,移风易俗,不兴这个,就不必下跪叩头了。”
后来,征得韩天衡先生的同意,我于家中置办拜师午宴,席间大家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友人乘兴为我们摄影,于是便留下了定格于我个人学艺生涯中最珍贵一瞬的拜师合影照。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不觉已过去26个年头。可我当年拜师时的情景却至今难忘,我更常常想起先生催我在学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进取。
如今,作为淮安文联工作人员,我亲身投入并积极参与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系列文艺纪念活动,可谓百感交集,心潮激荡,遂拿起笔,记录下这份因缅怀周恩来总理而幸遇韩天衡先生的真实情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